孙杰,男,43岁,中共党员,现任自然资源部东海海域海岛中心纪委委员、第三党支部书记、档案室主任。在中心党委的教育培养下,他始终以“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为己任,在海洋档案领域深耕近20年,多次在本单位考核中获评优秀,2013-2016年连续荣获原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优秀共产党员,2023年度、2024年度连续获评自然资源部直属机关“四好”党员。
  理论引领:把“讲政治”融入血脉
  “档案工作姓党,必须始终紧跟党的步伐,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发展全过程。”作为拥有20年党龄的老党员,孙杰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四个好”“两个服务”工作要求,始终将档案工作融入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大局,提出“业务工作推进到哪里,档案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工作理念。他坚持通过“学习强国”“支部工作”平台等开展自学、参加“东海大讲堂”、党支部学习、专题党课等多种形式,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2023年被评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支部工作APP学习之星。
  在海警转隶和机构改革历程中,档案资料的完整与连续直接关系改革平稳推进,他带领科室加班加点对历史档案进行分类、核验、整理、归档,累计完成3000多卷海监档案、船舶档案及机关文书等档案的规范整理,确保改革期间档案不遗失、业务不断档,为改革落地提供坚实档案支撑。2023年,他负责部档案共享平台东海局历史档案数据整理报送工作,面对数十万条档案数据的分类、录入、审核任务,他严守政治标准,逐一条目把关、逐份文件核验,最终按要求报送35934条,以档案工作的“稳”为自然资源事业的“进”保驾护航。
  坚守初心:把“敢担当”扛在肩上
  10多年前,原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承担的国家重大专项档案进馆验收前夜,面对一排排整齐的专项档案,他在微博中写下“平凡的工作背后积淀平淡的伟大,厚积而薄发之后彰显甘愿的艰辛”,如今这句话已成为他推动档案工作的生动注脚。他立足岗位打出“破难题、强服务、建机制”组合拳,让档案工作从“幕后辅助”变为“主动服务”;发挥“传帮带”作用,为档案事业储备人才,对科室人员进行档案业务培训,从档案分类规则、著录标准到信息化技术应用,手把手传授专业知识;带领年轻干部参与档案搬迁、数据整理等急难险重任务,在实践中锤炼本领。
  工作中,他始终保持严谨细致、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每一份档案都如同珍视“珍宝”,从分类、整理到保管、利用,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2023年,他抓住中心OA系统改建契机,带领科室历时半年攻坚,对1983-2021年局机关近5万条非密文书档案进行系统梳理、数字化扫描与结构化著录,成功打通局OA系统与档案系统的数据壁垒,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用档案信息化改革解决了干部职工查询档案的“急难愁盼”问题,该系统年平均查询档案约300人次,查询文件数千余份。“孙主任不仅业务精,还总为我们着想,有他在,查档案省心又高效!”这是东海局干部职工对孙杰的普遍评价。他带领科室完成东海局海监档案进馆工作,涵盖海域维权、生态保护、专项执法等关键领域,现场验收时得到了部档案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1036卷档案完整留存了东海局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历史原貌,对保障国家海洋权益、促进海洋科研、提升执法水平、传承海洋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他牵头编制《东海局档案管理规定》《东海海洋档案利用办法》,从制度层面规范档案利用流程、筑牢廉政防线;推动将档案工作责任制、档案安全检查纳入局日常监督,让档案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自然资源领域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传承历史:用“肯奉献”传递实干力量
  2014年,原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开展实物档案馆建设,旨在通过实物、史料展现东海海洋事业发展历程,强化干部职工使命感与海洋意识。孙杰带领科室人员开启了“寻宝之旅”:翻阅数万卷馆藏档案挖掘历史线索,走访30余位退休老干部,还通过面对面访谈、电话微信征询等方式收集回忆资料,多方联系局所属单位,寻找实物史料共计约200余件(份)、照片近千张。
故纸堆里寻“宝藏”
征集实物档案	
  如今,这个集史料陈列、科普宣传、海洋意识教育于一体的实物展厅,已成为东海局开展各类教育、传承海洋精神的重要阵地。三年来,东海实物档案馆累计接待参观近千人次,在帮助人们了解东海局创业史和奋斗史、普及海洋文化知识、促进单位间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接待退休老同志参观实物档案馆
  作为中心第三党支部书记,他带头参与献爱心捐款、社区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疫情期间,作为小区的“技术大白”受到了居委的认可和小区居民的信赖,坚持要推荐他进入即将成立的业委会;组织与退休支部联建,开展学雷锋和敬老月等活动,同时在符合程序的情况下积极主动为年老同志提供送“档”上门查询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孙杰始终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实干标准要求自己,用档案工作的“小切口”服务事业发展的“大格局”。他坚守的档案室里,每一卷档案都记录着东海海洋事业的发展足迹。如今,他依然奋战在档案工作的第一线,以档案为笔,以忠诚为墨,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