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东海局

East China Sea Bureau,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请选择筛选条件
搜索结果: 包含完整关键词: 包含任意关键词: 不包含关键词:
搜索范围: 全部 标题 正文
时间范围:
排序方式: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顺序
“四好”党员风采|承“北礵精神”铸魂 破难题传帮带育技术尖兵
——记宁德海洋中心高级工程师郭玉臣

发布日期:2025-11-14 信息来源:宁德海洋中心 页面浏览量:

  在自然资源部宁德海洋中心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以坚定的政治信念为舵,以精湛的专业技术为桨,在海洋灾害预报预警、海洋生态灾害监测预警、海洋科技创新的航程中勇立潮头。他就是宁德海洋中心郭玉臣,从2008年河海大学毕业踏上东海局这片沃土,到成长为技术主管、高级工程师,他将青春献给了基层海洋事业,用17年坚守诠释了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北礵精神”。
政治素质过硬,锚定事业航向
  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郭玉臣,始终将政治标准摆在首位。踏进东海局的第一次入职培训,“北礵精神”就在他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成为引领他开拓奋进的明灯。近年来,他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海洋强国建设重要论述,始终把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生态保护的政治要求融入日常工作。
  2012年底,正值春节探亲期间的郭玉臣接到紧急任务,需要随执法船开展专项巡航预报保障工作。面对出海时间长、风急浪大的艰苦条件,作为预报室唯一的共产党员,他毅然放弃休假,准时登船出海。冬季寒潮频发,半个月的巡航中,剧烈的呕吐反应时刻困扰着他,只能随身带着垃圾袋坚持工作。正是“维护祖国权益、捍卫蓝色疆土的使命感”和“北礵精神”支撑着他,圆满完成了每日观测预报任务。这种政治担当在后来的工作中不断升华,让他更加坚定地锚定了自己奉献海洋事业的航向。
岗位履责争先,夯实技术根基
  在海洋预警报服务和防灾减灾这一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线工作阵地,郭玉臣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履职答卷”。而这份答卷的第一笔,早在他刚参加工作时就已写下。2008年中心成立之初,预警报业务基础薄弱,主要依靠上级指导产品。9月,他被派往东海预报中心学习6个月,期间几乎放弃所有周末和节假日,学成后将预报方法、流程和业务化体系应用于实践,拓展了每日天气形势会商、浴场及旅游区环境预报等业务。
  台风灾害预警是对预报员的严峻考验,放弃中秋、国庆假日,值守抗台一线对他来说是常态。在严重影响福建沿海的0908台风“莫拉克”应急期间,他连续8天坚守岗位,困了就在地板凉席上眯一会,饿了就吃泡面,台风登陆后又立即奔赴灾害现场调查统计。正是秉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他很快成长为预报技术主管,促进科室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不断提升,预报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工作成绩不仅得到中心领导的认可,也得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肯定,中心被授予宁德市防汛抗旱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开拓进取创新,破解技术难题
  中心作为成立相对较晚的同级单位,在海洋倾倒区论证选划这项重要业务中存在一些关键核心因技术的空白薄弱环节不得不将数值模拟工作外包。2012年初,他主动扛起这项攻坚任务,利用1月26日到2月中旬的春节假期半个多月的时间成功实现数值模型应用计算,模型结果获得评审专家认可。此后,他带领团队持续拓展能力,掌握了淤积厚度模拟和容量估算模型应用等技术,完成三沙湾、沙埕港等多个倾倒区选划任务,为中心数模能力建设发挥核心作用。
  他的这种创新能力在产学研合作实践中更为凸显。2014-2015年,某滨海核电发生生物灾害堵塞取水系统事件,为解决这一重大风险难题,他作为项目负责人牵头开展了一系列的方案设计、防控试验和预警方法研究,带头冲在各项海上现场试验、监测和技术论证任务一线。他和团队历时五年,组织长时相生态调查,系统研究揭示海地瓜堵塞核电冷源取水口致灾原理,创新性建立核电冷源海地瓜灾害防控和预警技术,并首次系统提出构建滨海电厂冷源海洋生态灾害监测预警技术体系,相关研究取得成果获院士专家认可,获2022年度上海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0年,他组织承办共建成立首家“滨海电厂海洋生态联合研究中心”,探索制定建设运行管理办法,形成“科研—应用—反哺”成果转化应用机制,为核电冷源生态灾害防控预警业务开展提供了良好实践经验,形成了积极的影响力。
党建引领业务,凝聚团队合力
  坚持党建引领,是他带头开创中心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的重要经验。作为中心第二党支部支部书记,他带领支部党员围绕核心职责,坚持党建引领,找准党建促业务的切入点,积极打造党建品牌,构建业务提升强党建的发力点,深化党建共建,筑牢党建业务融合的支撑点,总结提炼形成树立一面旗帜、深入一个专题、打造一个团队的“三个一”工作法。作为不同时期多个团队负责人,他均能带动成员圆满完成任务目标,这种团队领导力源自他长期的积累,累计参与公益性专项、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承担参与上级任务20余项,牵头负责的部重点实验室和局青年科技基金项目均以优秀课题通过验收。
  把青年党员干部技术提升和人才培养融入党建业务融合过程,“传帮带”也是他一直秉承和实践的工作方法。在他的带动下,中心多名青年人才迅速成长为专业的领队人才和技术尖兵,5名青年骨干成功申报各类课题7项,其中2项获局青年科技基金优秀项目。近年来,他所在团队先后2次获批命名“青年文明号”,党支部2021年获评“自然资源部先进基层党组织”,2023年获得“自然资源部东海局直属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
作风品行端正,群众评价优异
  他公道正派、实事求是的品质得到领导同事们认可,在多个工作岗位都能扎实工作,力求实效。履职办公室期间,积极思考应对“福州+宁德”双中心运行模式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组织及时解决干部职工过渡期办公、通勤、用餐、住宿等系列问题,切实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论在党建工作、核心业务还是科技创新中,他都能发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获评2013-2014年度东海分局优秀共产党员,自然资源部直属机关2023年度“四好”党员,2021、2023年度民主评议党员等次“优秀”,2023年度党支部书记述职评价等次“好”;获2010、2011、2013、2014年度先进个人,2018、2019、2022、2023、2024年度考核优秀;累计发表科技论文15篇,论文交流获奖10余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上海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从海洋预警报到核电冷源安全保障,从技术外包不足到自主创新,从个人钻研到团队攻坚,郭玉臣用17年的坚守与创新,诠释了一名自然资源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在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他正以“排头兵”的姿态,带着“北礵精神”的传承和新时代海洋人的使命担当,向着更高的目标破浪前行,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海洋篇章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