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东海局

East China Sea Bureau,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请选择筛选条件
搜索结果: 包含完整关键词: 包含任意关键词: 不包含关键词:
搜索范围: 全部 标题 正文
时间范围:
排序方式: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顺序
这片湿地重现“呦呦鹿鸣”|大美中国i自然

发布日期:2022-09-22 信息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页面浏览量:

  初秋时节,在天津市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经常可以看到一群棕色麋鹿觅食、戏水。据该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观察,这些放归的麋鹿已经适应了七里海湿地的野外环境,种群规模不断壮大。

  据介绍,麋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天津七里海湿地的原有物种,曾有大量麋鹿在此栖息,后因多种原因逐渐消失。2011年,天津七里海湿地引进了10头麋鹿,建设饲养基地,配备专人精心照料。

  近年来,天津积极推进七里海湿地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麋鹿种群规模随之扩大。在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决定将麋鹿逐步放归湿地野外环境,让其自由生长栖息。

  麋鹿放归过程中,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委会联合天津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全程“护航”,发现这些麋鹿已逐步适应了湿地野外生存环境。放归麋鹿以水草为食,对于净化水质、减缓水体富营养化起到积极作用。目前,保护区内的麋鹿数量明显增加,已观察到20余头。

  同时,研究团队针对麋鹿开展一系列研究,深入了解麋鹿的食性、健康状况等,为推进七里海湿地微生境改造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参考。